中醫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都是把脈、望聞問切、針灸、一包包的藥材等。而提及診療設備,人們往往將它們歸入西醫的范疇。然而,時代已經不同,科學技術日新月異,中醫藥也要繼續發揮自身的優勢,吸取現代醫學的長處,實現創新發展。因此,繼承傳統的中醫藥理論技法并與現代科技相結合,便催生了中醫診療產業。
“中國·2015廣州國際中醫藥大健康博覽會暨高峰論壇”(簡稱:中醫藥康博會)之中醫診療產業展聚焦三大塊內容:數字化中醫診斷設備及健康管理系統、中醫診療設備、各類中醫藥大健康產業專業人才培訓中心及行業協會,把傳統中醫理論中的系統觀念、辯證施治、寒熱虛實、陰陽表里等諸多優勢與特色通過儀器體現出來,著眼于眾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,展示產業發展成果。
據介紹,現代中醫診療設備源自1934年唐氏研制的首臺電子管電針儀,隨后幾十年,脈絡診斷儀、電針儀、灸療儀、磁療儀、脈診儀、舌診儀等相繼問世,標志著中醫診療設備進入新的發展階段。
正如業內專家所說,雖然現代科技與傳統中醫并不沖突,但中醫診療設備也是從傳統的中醫器具中發展而來的,因此在研制中醫診療設備時分析中醫的治療優勢,把儀器的研究方向放在中醫優勢病種如各種慢性病等上,這是中醫診療設備重要的立足點。